信息披露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2025年开展“童心相伴”项目督导第4期(总第33期)

来源:    编辑人:管理员    编辑日期:2025-04-15    点击次数:47
时间:2025-04-15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

4月10日,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前往梁平区,对重庆渝心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包2)负责的“童心相伴”项目团辅活动开展督导工作。

督导内容:2场团辅活动。

督导形式:实地观摩、召开座谈会与实施机构服务团队交流。

督导结果:

两场团辅分别在梁平仁贤小学和龙门镇小学举办,主题均为《立规养习》,重点围绕“习惯觉察与养成”展开。针对儿童认知特点,实施机构设计了三阶段体验式活动:一是习惯觉察与纪律互动。借助“纪律口令喊麦”这一方式建立课堂规则,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规则习惯带来的即时反馈。同时,运用斯特鲁普效应视觉图,通过“认字→认颜色→冲突任务”的逐级挑战,帮助儿童理解习惯性思维的固化特点。二是习惯分析与自我探索。组织“21次交叉手游戏”使儿童直观体验习惯性动作(如交叉手方向)的自动化,以改变这些习惯动作的困难程度,引导儿童觉察日常行为中隐藏的惯性模式。三是习惯建立与实践计划。利用便利贴和21宫格打卡模板,引导儿童将“坏习惯转化目标”可视化,并设计21天打卡手账,以此强化和巩固团辅效果。

本场团辅活动中,讲师对节奏的把控较为精准,正向引导也十分到位,能够将抽象的习惯概念巧妙地转化为游戏、视觉实验和肢体任务,与儿童当前认知特点高度契合(如斯特鲁普效应测试与交叉手游戏的结合)。

活动结束后,督导机构与实施机构现场团辅团队召开座谈会。会上提出,在后续团辅服务中,讲师需进一步增强个性化反馈。尤其是在斯特鲁普测试和交叉手游戏环节,要增加对个别反应迟缓儿童的共情引导,降低儿童可能产生的挫败感。此外,建议建立追踪机制,与校方合作设置“21天习惯加油站”墙报,每周公示打卡进度,充分利用团体动力推动儿童持续践行良好习惯。 

现场附图:


搜索微信公众号"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关注,开启您的救助之旅。或长按以下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