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

坚守讲台 乡村教师写下多少爱的传奇

来源:重庆商报    编辑人:管理员    编辑日期:2013-09-10    点击次数:67
时间:2013-09-10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

昨日,渝北区木耳镇垭口村白云小学,曹世贤老人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记者 吴珊 摄

新桥医院,妻子吕昳在病床旁陪伴张浪老师。 记者 吴珊 摄 




有一种感动,叫师恩难忘。

65岁退休教师周祚俊,为了让残疾学生杨东过上健康人的生活,5年来四处打听、寻觅,终于为杨东找到了免费治疗的机会;69岁的曹世贤当了42年的代课老师,因一份情结,再度回到学校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身患白血病的27岁乡村教师张浪一直坚守着一种信念,“我一定要重新站在讲台上!”

今天是教师节,祝所有教师节日快乐!

A

一种情结

69岁老师要一生站在讲台上

商报记者 王杨 

三尺讲台,是老师一身奋斗的阵地;三千桃李,是他们一生奋斗的目标。

渝北区69岁的曹世贤曾当了42年代课老师,年近古稀的他再度走上讲台,成为白云完全小学一名支教志愿者,“希望自己能在三尺讲台上站着老去,更希望有新老师来到村小。”

代课整整42年

昨日,白云完小,曹世贤正在给孩子们上数学课。一副大大的老花镜快滑到鼻尖,站在讲台上,曹世贤声音洪亮,并不停地比划着手势配合讲课,10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1965年,高中毕业的曹世贤作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当老师,先后在木耳农业中学、木耳中学、江二中、白云完全小学、新乡村小等7个学校任代课任教。

2007年,我市取消代课老师,有着42年教龄的曹世贤因超龄未能转为公办老师,便从新乡小学离岗,回家务农。

2010年3月,曹世贤领到代课老师一次性补助。

曹世贤把这笔钱存入银行,至今分文未动。“我把这笔钱作为个人‘助学基金’永远存在银行,每年把利息取出来帮助村小学生。”曹世贤说,“钱虽然不多,但是能帮一个是一个!”

买饮水机赠学校

2010年,在家务农的曹世贤协助当地村委会做人口普查。走访中,不少学生家长反映,新乡小学的孩子们在校喝水十分不便。

当时,新乡小学包括幼儿园在内只有3个班级。当年国庆节,趁商家搞促销时,曹世贤给每个班级买了一台饮水机,并为每个班级送去价值100元的桶装水水票。

同时,白云完小校长张林说,2011年,曹世贤还向该校捐赠了7台饮水机;2012年3月,曹世贤再次向白云完小三间没有配备饮水机的教师办公室赠送饮水机,“现在,一喝水,便会想到曹老师!”

其实,曹世贤并不富裕。2007年离岗前,作为代课老师的曹世贤每月工资不高,老伴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两人要拉扯一双儿女,家中并无太多积蓄。

白云完小地处渝北区木耳镇白云山山顶,因偏僻且贫困造成师资力量流失、匮乏。得知此情况后,已离开讲台5年的曹世贤于2012年9月,再度到白云完小当一名支教志愿者。这学期,曹世贤是毕业班班主任,除教数学课外,他还承担两个年级的综合实践课和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其实,在1989年到2002年间,曹世贤就是白云完小的一名代课老师。“曹老师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一直默默付出,真的很难得!”提起曹世贤,张林满口赞誉,2011年9月,曹世贤取出存款的第一笔利息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全校67名学生每人送了一本《近义词反义词词典》;2012年六一儿童节,曹世贤又为全校学生每人买了一本成语词典。

“村小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带孩子的老人不会选学习资料,而词典则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曹世贤说,这就是他送词典的初衷,“我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我送的词典!”

怕迟到每天5点起床

老家被征地开发后,曹世贤搬到了渝北区两路居住。每天为了准时到白云完小,他早上5点就起床,到空港乘坐第一班到沙岚垭的农村客运汽车,然后再徒步100分钟左右到学校。张林说,曹老师一般7点半左右就到学校了,而学生的晨检要到8点15分才开始。

要一生站在讲台上

张林说,这学期学校又走了3个老师,所幸又有6名支教志愿者加入,曹世贤刚刚大学毕业的外孙女杨琴就是其中一个。

“没有老师,娃娃可怜啊!”得知学校缺老师的情况后,曹世贤立即动员今年刚从三峡医药专科学校毕业的外孙女报名到学校当支教志愿者。

年近古稀,曹世贤还能坚持多久?“我希望自己能在三尺讲台上站着老去,更希望有新老师来到村小。”

B

一种信念

27岁老师身患白血病思念学生

商报记者 叶惠娟

“教师节到了,祝张老师节日快乐,我们等你回来。”这两天,27岁的张浪老师在新桥医院血液科的病床上收到了很多学生发来的信息,身患急性白血病的他只能在这里默默接受祝福。

四川邻水县椿木乡地处山区,椿木乡中心学校是乡里最好的学校,共有小学、初中学生400多名。张浪和吕昳这对小夫妻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乡村老师,在讲台上一站就近5年。

去年底,张浪突然发现身上出现很多红色的斑点,且经常感冒,“那时候,我正好是六年级班主任,学生要毕业了,耽搁不起!”张浪说,有好几次在讲台上险些晕倒。

今年2月初,张浪在新桥医院诊断为白血病,只有做干细胞移植手术才有机会活下来,且生存的几率仅10%。27岁的张浪没想到,命运跟自己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几率能活下来,我都要坚持。”

今年6月,在与父亲半相合的配型情况下,张浪做了干细胞移植手术。就在移植后出院一周,他的身体出现感染,再次回到医院治疗。

为了治病,张浪卖掉了房子、家具,除了几件衣服再也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

吕昳拿出一个本子,一页一页地翻着账目,一共记了5页,从几百到几万,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共有几十万元借款。另一个本子上则记着学生、同事、同学的捐款。

“好几次深度昏迷,我都一直提醒自己,张浪,你不能死,死了谁来回报这些关心你的人?”张浪说,“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我的父母、妻子、学生,他们都还需要我。”张浪最大的心愿就是重新站在讲台,一辈子做一名普通的乡村老师。

上周,张老师收到一个学生家长寄来的捐款:1000元。收到的那一刻张老师哭了,因为这是一个贫困得每学期几十块钱的书本费都交不起的家长,竟会为自己寄来1000元钱。

C

一份牵挂

65岁老师苦寻免费治残疾学生

商报记者 周舒曼

昨日,在长城医院病房中,不善言辞的杨东将教师节祝福化作一封信,“谢谢您,周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65岁的周祚俊如今已退休,但有一个学生却让他始终放心不下。2008年,周祚俊尚在奉节县青龙镇青龙中心小学任教,负责小学一年级体育课。“那时,一个双脚扭曲的男孩吸引了我的注意。”周祚俊回忆,这个男孩就是杨东,“他双脚脚尖内翻,行走全靠脚背外侧触地,看上去特别揪心!”

2009年,周祚俊退休,并于去年搬至住在龙头寺的小女儿家生活,但周祚俊时刻牵挂着杨东,四处打听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救治可能。今年5月,周祚俊看到一则新闻:市儿童救助基金会有慈幼共创助医工程项目,杨东可申请免费治疗!市儿童救助基金会工作人员龚燕称,周祚俊不顾年迈,在基金会和医院两头跑,花了4天时间,完成了杨东的手术项目申办和入院手续办理。

6月5日,杨东在父亲杨发术的陪伴下来到长城医院,并顺利进行了两次矫正手术。杨东最后还需进行一次固定手术,需花费6万元,但这已超出资助上限。

昨日下午2时30分,一身着深色上衣,脚穿运动鞋的老人提着一大袋苹果走进了病房,“杨东,我来看你啦!”这是周祚俊第五次到医院看望杨东。病房里,师生俩言语并不多。突然,杨东拿出一封信,塞到周祚俊手中。杨发术说,这是儿子送给周老师的教师节礼物。接过信,周祚俊默默念读起来:“周老师,教师节快乐!我要像周老师一样,做一个善良的人……”周祚俊眼眶湿润了……

周祚俊说,这是他第一次收到学生的信,也是最特别的教师节礼物。得知杨东最后一次固定手术的费用尚无着落,周祚俊说,他会继续想办法,帮助杨东完成手术。

如果你想与周老师一起帮助杨东完成梦想,请与本报热线966965联系。

师德留芳 看看这些“教师合伙人”

商报记者 蔡力 秦健 刘雨露 廖娴雅

他们是夫妻、他们是父子……虽然关系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教师!本报采写了一组我市各种因亲情组成的“教师合伙人”,尽管观念不同、性格不同,但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却相同,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父子档

父亲:陈有德 人民小学体育教师

儿子:陈龙 培新小学体育教师

拍档语录:加油,雄起!

父亲重精神 儿子重实力

在教学上,父子俩采用的方式不太相同。

“以前,我觉得当体育老师,只要你篮球打得好,足球踢得好,跑得快,跳得远,就可以当一名好老师。”陈龙说,当实习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即使这名老师拥有很好的技术,如果无法和孩子互动,课堂就像一盘散沙。那时,陈龙找到父亲倾诉心中的不解。陈有德告诉儿子,当一名体育老师,运动实力固然重要,但是运动精神更是重中之重,这需要老师让学生对你“聚焦”,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了父亲的教导,陈龙重拾信心,他开始慢慢学着和学生做朋友,由于自己的学校以国学特色为主,他还在体育课中设计了一些适合学生的游戏和训练方式,如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有些孩子的集体主义不强,没有合作意识,父亲告诉我,不仅要教会他们技能,还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做事。”

现在父子俩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观念:要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夫妻档

丈夫:徐建华  江北复盛实验小学

妻子:秦启文  江北复盛实验小学

拍档语录:生活上的伴侣,工作上的竞争对手

本组图片由记者 李化 龙在全 摄

比比看 谁的学生粉丝多

秦启文和徐建华都是江北复盛实验小学的老师,秦启文是负责八年级的语文,徐建华负责八年级的体育。正因为一个文,一个武,让他们在教育理念上常常发生分歧。

“我老公认为锻炼比学习重要,而我却觉得在特殊的时候学习比锻炼重要。”秦启文表示,因为理念不同,两人也常常争吵,不过大多时候还是徐建华先退让。“男人,胸怀要大,先道歉总没错。”徐建华笑着说。

秦启文告诉记者,生活中,徐建华宽厚的肩膀是她依靠的港湾。“丈夫就像一个大哥哥,保护着她、迁让着她。”但在工作中两人却是竞争对手,秦启文表示,私底下两个人都在自我专研不同的特色教育。“我们还约定,看看学校的学生喜欢谁?谁的小粉丝多。”

不过竞争归竞争,两人也会互相交流,让对方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因为自己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交流有利于对方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徐建华说。

婆孙档

奶奶:李元秀 重庆巫溪中学(已退休)

孙女:沈于力 重庆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拍档语录:当老师要爱护学生,学生爱老师才会爱学习

90后孙女接班奶奶当教师

22岁的沈于力今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服装美术设计专业,目前是重庆女子职业高级中学的一名专业教师。沈于力告诉记者,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主要的动力来自奶奶。“奶奶今年79岁了,教了30年的书,因为一直和学生接触,心态一直很年轻,能跟上时代。”

沈于力说,得知自己考上教师后,奶奶很高兴,教我写教案、上课的方法。不过在沈于力看来,奶奶的一些方法显得陈旧,而职校学生的心理年龄跟自己差不多,她想先跟学生成为朋友,再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吸引学生读书,因此,QQ、微博、微信都是她和学生交流的手段。不仅如此,她还会经常给学生看一些时尚的电影、走秀。“奶奶对我这些想法无法理解,批评我没经验。”沈于力笑着说。

虽然方法不同,但在对待教师这个职业上,沈于力的奶奶李元秀有一点跟孙女是相同的:要学生能够理解老师、体会教师的辛苦才能自觉学习,因此,老师一定要爱护学生。

全家档

汪永前 66中语文教师

汪父  退休教师

刘晓蓉 66中数学教师

刘母  数学教师

拍档语录:享受教师职业所带来的精神成就

一个大家庭四人是老师

刘晓蓉是66中的高中数学老师,自1998年工作以来,已经带过7个高三班。她的丈夫汪永前是同校高中语文老师,自1997年入校后,曾连续10年任班主任。

在他们家里,还有两人也是教师——刘晓蓉的母亲曾经是位数学老师,而汪永前的父亲则在四川老家的村小里奉献了一辈子,现已退休。

对于刘晓蓉、汪永前而言,父辈的教学方式更注重于课本,但他们更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像我父亲这样的乡村教师,传授知识的渠道更多在于书本上”,汪永前说,他要求自己尽量打开视野,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视野,家里数千本藏书,随时都向学生免费开放,“还有社会上的热门事件,以及我们自己的经历,都是教学中可以用到的案例。”

虽然两代人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把学生视作事业上的第一要素,“当教师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自己学生成才,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汪永前说。

QQ传情,

祝老师节日快乐

商报记者 黎静 刘雨露

重庆商报讯 自本报昨日开通教师节QQ群后,收到了来自众多网友的踊跃响应。大家借助QQ群这一公共平台,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向自己的老师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1.李宇鸽(重邮经济管理学院0381102班学生)

祝福语: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辛苦了,我的老师!

2.顾睿杰(重邮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0101116班学生)

祝福语:祝老师教师节快乐,永远年轻,并愿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永远与您相伴!

3.潘健强(重邮传媒艺术学院1211105班学生) 

祝福语:亲爱的老师,向您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在人生旅途上,您为我点燃了希望之光,您所做的一切润泽了我的心灵,开阔了我的视野。今天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4.屈敏(美编)

祝福语:希望老师节日快乐,多注意休息。

5.廖维维(房产公司职员)

祝福语:老师一年到头都非常辛苦,希望能在节日当天给自己放个假,好好放松一下。

6.张媛(传媒公司职员)

祝福语:当年不懂事,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现在想来真不应该,希望老师不要记在心上。祝老师节日快乐。

7.陈睿(房产公司职员)

祝福语:感谢老师当年不厌其烦的教导和鼓励,让我重燃信心,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8.易伶俐(个体老板)

祝福语:希望所有教过我的,没教过我的老师节日快乐,天天快乐。

搜索微信公众号"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关注,开启您的救助之旅。或长按以下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